YOCO曰:
前幾天偶然在朋友的Facebook上看到一篇轉載的文章:「台灣餐桌上的黃豆,有 90%是美國豬隻吃的基改豆?」, 因為YOCO也做過兩年半黃豆、豆腐、豆漿的研究, 也曾經探討基改作物的道德議題, 就特別點了進去看。不看還好, 一看實在覺得很驚人, 不過可能跟作者想要帶來的驚嚇感不同, 我實在很意外這樣篇文章資訊的混亂、數字的誤導性能夠如此的強大!
再針對此文提出我個人的疑問前, 我想還是先澄清一下, 我個人目前並非從事任何黃豆及其製品相關的工作, 而我也很認同上下游他們的努力, 也很支持任何致力於發展台灣農業的組織, 因此花時間打這篇文章, 對我個人並沒有任何的利益回報, 只是單純一個專業食品人因為看不下去這樣混亂的報告, 所發出的小小聲音。不過其實我也很清楚, 這樣一個類似澄清的文章, 一點都不聳動, 一點都不具話題性, 可能沒有辦法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老實說, 真是有點無奈。
圖片來源:上下游
1) 「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噸黃豆, 其中有近九成是基改黃豆。」
奇怪的是, 台灣目前人口數是23,282,670 (101年9月), 進口的230萬頓黃豆, 平均每人每年要吃下98公斤的黃豆耶!剛好是是我們平均每年平均耗米量 (約47公斤/年) 的兩倍呢!
原來, 我們進口的黃豆大部分也是進到動物們的肚子裡啦!也就是跟美國人一樣, 「這些基改豆在國外大部分都拿來加工成動物飼料」了, 而根據農委會的數據, 我國的黃豆只有20%是直接供食用的, 另外80%則是進一步加工做為其他用途; 所以經過簡單的數學換算:目前台灣供人食用的黃豆, 其中少於五成是基因改良黃豆。
圖片來源:上下游
2) 「目前市面上黃豆可分成特級、一級和二級」
我實在不知道這個特級、一級、二級是哪裡來的, 因為根據我過去做研究時讀的文獻, 美國的黃豆是根據重量、受損率等分成1~4級, 其他國家也沒有類似的分級制度。網路上進一步找了一下, 我想這個三等級制度可能是從過去黃博文院長的從黃豆談基因改造食物中, 提及選豆(飼料、榨油篩選之後留下來的黃豆)、非基因改造食品級黃豆(Non-GMO Food Grade)、有機黃豆(Organic); 但仔細比較之後又發現有些微的不同 (請見下圖), 我就不多講原因, 請聰明的大家自行判斷囉!
圖片來源:上下游
基本的大設定就有問題, 胡亂套用統計資訊, 僅挑選聳動的數據來報導, 好像是記者們的專長齁?其他文章裡的似是而非的點, 我就不再多敘述啦!
不過, 這篇文章裡關於政府機構所說的查驗登記倒是沒啥問題, 但我不覺得5%與3% 或是0.9%, 有啥太大的差別啦!因為這個數值主要還是考量法規後續執行面的困難, 目前檢驗的限度普遍來說應該是沒有辦法達到那麼低, 也就是說可能1%的基改黃豆是無法檢驗出來了, 那硬是要把法規定嚴, 也就沒有甚麼太大的意義啦!
最後, 我想提供一下個人小小的經驗, 儘管最低等級的豆子相對上便宜很多, 可是做出來的豆產品, 不管是豆香味、質地、口感, 都與食用等級豆子有相當的差距, 所以其實大家也不需要過度擔心, 真的拿了飼料級黃豆做出來的豆漿豆腐, 你一定吃得出來的!放心!
--
台灣餐桌上的黃豆,有 90%是美國豬隻吃的基改豆?
文/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on 2012 年 10 月 18 日
本文摘要:當媽媽們為了家人健康,或者響應多吃素救地球,大量採購豆腐豆漿等黃豆製品時,可能沒想到,市面上九成的黃豆製品都是來自美國的基改豆,而且是餵給豬隻吃的飼料豆!而且,在栽種時就大量使用農藥,長途運送過程再噴灑抑菌劑,最後製成食品,成為餐桌上天天下肚的食物!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噸黃豆,其中高達九成是基因改造黃豆,這些基改豆在國外大部分都拿來加工成動物飼料,換言之,美國人用來餵豬吃的黃豆,被製成台灣人餐桌上的豆漿、豆腐、豆干等,且從栽種到運輸,全程使用農藥與抑菌劑等,令人膽戰心驚。
別人拿來餵動物,我們吃下肚
目前市面上黃豆可分成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指的是非基改且有機種植,一級則是食品豆,包含基改和非基改,專門供應人類食用,二級又稱選豆、飼料豆,為了追求產量使用基因改造,再混進其他物質專門供應動物飼料,二級和特級黃豆價差可達三倍。
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進口的230萬噸黃豆,有高達九成都是基改黃豆,這些基改黃豆多半從美國進口,絕大多數都是飼料黃豆,但是美國國內食用的黃豆,卻是食品級黃豆,飼料級用豆則外銷,目前台灣市面黃豆製品,就有90%是以美國豬隻食用的基改飼料豆製成。
基改飼料豆,從栽培到採收全程大量農藥
飼料黃豆從栽培過程就和食用黃豆不一樣,台南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吳昭慧表示,美國的黃豆農場多在一千公頃以上,農民都是乘著直升機噴灑農藥,由於飼料黃豆大部分都植入抗除草劑基因,所以旁邊的雜草都死光了,黃豆卻仍然屹立不搖。
採收完畢後,一輛輛大卡車將黃豆運上船艙,生性怕水的黃豆,本來應該要在運送前就分袋包裝,隔絕空氣和水分,但台灣進口的是飼料黃豆,規範不嚴謹,都是到了高雄港才分裝,一粒粒散裝黃豆就在悶熱的船艙翻攪一、兩個月,而為了防止黃豆氧化膨脹,因此必須在表面噴灑抑菌的抗氧化劑,這些,也都一併進了人類的肚腹。
經過了漫長旅程,越過整個太平洋後,黃豆終於從美國來到台灣,這些除草劑殺不死、熬過高溫潮濕的船艙、從發霉的夥伴中脫穎而出的黃豆,再經各種榨油脫渣的加工手續,最後在我們的餐桌上成功達陣。
基改風險成謎,民眾卻無清楚選擇權
基改飼料豆除了在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汙染,飼料黃豆的基改成份才是學者最擔心的事情。「基改」指的是將某生物的一段基因轉植到其他生物,最常見的就是將細菌的抗除草劑基因轉植到黃豆。
推動「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長達10年的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表示,基改作物目前風險還不明,不過有法國研究顯示,白老鼠吃了兩年基改作物後長出腫瘤,「基因重組後蛋白質可能出現變化,但沒人敢用人體做實驗,所以到現在仍無法證明基改對人類有沒有害處。」
美國本土對於基改食品並不放心,許多農民仍不敢大規模引進基改小麥,歐洲更有超過70%的民眾拒吃基改食品,台灣卻獨步全球,將基改作物當成主食。
即使國際間對基改作物批評聲浪不斷,但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台灣區飼料工業同業工會顧問林俊臣表示,國內只有兩家大廠有財力進口黃豆,就算有心想要買非基改豆都不太容易,得付出高額成本向國外農場契作,一般業者根本負擔不起。
衛生署在2001年建立基改黃豆、玉米的查驗登記制度,基改黃豆佔總產品重量5%以上就必須標示「含基因改造」,但這樣的標準卻遠比許多國家還要低,韓國規定食品中含有3%基改成份就必須標示,澳洲和紐西蘭則是1%,歐盟更只容許0.9%的殘留量,而且台灣的法規只是行政命令,還不適用在一般菜市場、早餐店的豆類製品,有業者就表示,台灣豆製品的零售市場,99%都是基改豆。
郭華仁認為,除了要將散裝黃豆納入管制,最重要的是規範飼料豆和食用豆的進口標準,「明明就有等級差別,為什麼我們只能吃人家的飼料豆?」
食用黃豆應由國內生產,活化耕地也保障國人健康
黃豆也曾是台灣生產大宗,民國50年代,黃豆種植面積達到六萬公頃,但70年代為了平衡台美貿易逆差,開放美國雜糧進口,台灣黃豆從此一蹶不振,每年種植面積僅有百公頃上下,去年更只有55公頃,產量僅105公噸,不到進口量的萬分之一。
不過這樣的情況在最近有了轉變。近年國際糧價高漲,黃豆(到港)價格從2006年一斤不到10元,今年已經飆升到19元,飼料業者叫苦連天。但危機就是轉機,農糧署趁著國內外黃豆價格拉近,鼓勵農民種植黃豆,一公頃補助4.5萬,獲得多家廠商與農會支持,今年光是契作面積就突破360公頃,是去年六倍之多。
農糧署副署長黃美華說,很多廠商都知道國產黃豆新鮮而且品質好,配合農地活化,未來要逐步擴大黃豆面積,今年已將二期黃豆納入契作獎勵,目前契作面積突破300公頃,希望在104年達到1100公頃。希望消費者能支持MIT黃豆,也鼓勵廠商使用國內生產黃豆,不要再讓國人食用品質較差的進口飼料豆。
本土大豆非基改栽培,短途運輸品質健康均有保障。